锰砂滤料除铁除锰水处理试验装置及方法,锰砂滤料除铁除锰试验运行过程
通过近些年来地下水除铁除锰的相关文献,以生物法除铁除锰技术理论为基础,结合《除铁除锰生物滤层最优化厚度的探求》和《无烟煤滤料在生物除铁除锰水厂中的应用》两篇文章为参考依据。根据《室外给水设计规范》GB50013-2006(2006)中第9.6.4节规定,“当原水含铁量低于6mg/l、含锰量低于1.5mg/l时,可采用:原水曝气——单级过滤”处理工艺。为保证工程设计可靠性、经济性,并为实际运行提供合理的运行参数。对锡市准备新建的东水厂供水工程,水源为地下水,水质为低铁高锰,采用无烟煤滤料进行水处理试验。经过试验,滤池铁锰去除率高达99%以上,出水水质优于国家标准。
关键词:地下水、生物除铁除锰、曝气量、滤速、滤料;锰砂、无烟煤
随着生物除铁除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优越性的凸现,在含铁含锰地区越来越多的新建水厂采用了生物除铁除锰技术。铁锰氧化细菌是该技术的核心 ,而作为载体的滤料的性能则至关重要。锰砂滤料吸附容量大,曾是传统除铁除锰滤池的首选滤料 .但其机械强度低,比重大,价格高。石英砂滤料虽吸附强度不及锰砂 ,但机械强度高 ,比重和价格适中,被广泛地应用在生物除铁除锰水厂。无烟煤的孔隙率高,比重小,价格低廉,从物理性质上分析完全可以作为铁锰氧化细菌的载体,其较高的孔隙率,可以提高滤层内的生物量,比重小可以节省反冲洗的耗水量和耗电量。锡市东水厂所采用的源水为深井地下水,其中铁含量为 0.123mg/L,锰含量为 0.998mg/L。源水中锰含量超出生活饮用水标准,其他各项指标均满足饮用水要求,所以需要对该地下水进行除锰处理。
一、试验装置及方法;试验装置采用有机玻璃滤柱模拟实际生产中的滤池。滤柱直径为DN=150mm, 滤柱长度由下至上分别由 500mm、1000mm、1000mm、1000mm四节滤柱法兰连接组成。以粒径分别为32~16、16~8|、8~4、4~2mm 的卵石组成厚度为400mm的垫层,以粒径为d=0.6~2mm 的锰砂滤料,厚度80mm和粒径为d=1.4~3mm 的无烟煤,厚度800mm组成总厚度为880mm的双层滤料。跌水曝气采用一根PVC管加90度弯头,出水口垂直于滤柱液面,高度为825mm。原水由弯头处跌落到滤柱液面,经曝气后水中的溶解氧能达到4~5mg/L,以满足生物滤池运行要求。在滤柱液面处有一根旁通管用来旁路多余的原水,并同时用来做为反冲洗的排水管。因为滤柱进水液面始终恒定不变,故滤后出水口采用水龙头进行流量控制。试验最初滤速控制为 5m/h。
二、试验运行过程;生物法除铁锰滤柱的成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使细菌固定在滤料上.总的说来滤柱的成熟可以分为4个时期:0~15 d为适应期,这一阶段滤层几乎无明显除锰效果;15--30 d为第一活性增长期,此时随着微生物的不断繁殖,滤层的除锰率不断提高;30-50 d为第二活性增长期,此时微生物数量相对稳定,出水锰逐渐达到标准;50 d后到达稳定期,此时滤层完全成熟并且运行稳定。 试验运行之前,对新装滤柱进行了反冲洗,反冲洗强度根据滤料膨胀高度,从10L/(m2·s)最终调到18 L/(m2·s),膨胀高度为500mm。试验从2012年5月17日开始,滤速控制为 5m/h。在试验开始后的几天里化验锰含量,与原水相比,有20%~40%的去除率。但在原水含锰量比较低的情况下,滤后水锰含量反而比原水锰含量高很多。第一个周期运行了20天,反冲洗无烟煤滤柱,历时5分钟,强度18L/(m2·s)。反冲洗时观察,滤层反冲洗水并不脏,说明源水水质很好。第二个周期中,原水含锰量没有因为停井,停电等原因造成原水中锰含量出现大幅度变化。因为在第一个周期中,观察反冲洗水并不脏,所以决定延长运行周期,该周期运行了33天。在前9天,锰的去除率在30%~38%之间。在之后的9天,微生物进入活性增长期,锰的去除率有了迅速的提高。到了第19天,经化验除锰率已经高达97%,出水含锰量在0.01mg/L,远低于国家标准的0.1mg/L。之后又运行了14天,除锰都在98%左右。在第33天,反冲洗滤柱,反冲洗水有明显的发黑,有些脏。在反冲洗的过程中,冲洗强度在18~20 L/(m2·s)之间,冲洗历时10分钟。 第三个周期中,运行工况与第二个周期一样,但除锰效果从反冲后的第2天就开始恶化,之后的几天除锰效果没有改善。通过比对第二个周期和第三个周期,1、原水水质中含锰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。2、运行滤速均为5m/h。3、跌水高度保持825mm不变。在这些条件未发生变化时,只有在反冲洗的时候,提高了反冲洗强度和反冲时间。所以判断,在微生物膜还没有完全在滤料表面稳定形成的时期,过高的反冲洗强度,会破坏微生物膜,使之从滤料表面菌膜脱落。 第四个周期中,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,降低了无烟煤反冲洗强度, 滤料膨胀高度控制在100mm左右 历时5分钟,强度10L/(m2·s)。培养期滤速的大小直接影响滤层的成熟状况,这主要是由于铁锰细菌对环境的要求所致.铁锰细菌与载体接触后,并不能立刻牢固地附着在其表面,若此时的滤速较大,相应的水流剪切力也较大,会将刚刚附着在滤料表面的细菌冲刷下来.所以在铁锰细菌与载体表面接触后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,保证他们能在载体表面有一定的停留时间,以使铁、锰氧化细菌在载体表面牢固附着。为以后的生长、繁殖创造条件.随着滤层中微生物数量的不断增加,滤砂表面附着与固定的微生物量也不断增加,此时便可以逐渐提高滤速,因此,采取低滤速有利于生物滤层的快速成熟.根据以上理论,将运行滤速由5米降到2米。但除锰效果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,反而出现了滤后水含锰量高于原水含锰量的情况。结合第二个运行周期所取得的成效分析,铁锰细菌生长、繁殖与溶氧量、滤速等因素有关,同于微生物的生长还需要一个特定的水质环境,为微生物的成长创造一些必须的营养元素,如碳、氮、磷等。降低了运行滤速,延长了原水在载体表面的停留时间,从而改变了生物膜生长环境。通过试验,低滤速显然影响到了生物膜的生长环境。第四个运行周期运行21天,反冲洗 历时5分钟,强度10L/(m2·s)。
第五个周期中,将滤速直接提升至7m/h,进行尝试性运行,运行后第三天采水样化验,除锰率高达98%。之后几天的化验结果也很理想。运行一个星期后,将滤速调高到8m/h。该周期运行了17天,反冲洗 历时5分钟,强度10L/(m2·s)。
第六个周期从2012年9月4日开始,在肯定了滤料处于稳定期后,对工况进行了调整,运行滤速8m/h的情况下,连续化验了四天滤后水除锰率都在99%,将滤速由8m/h提升到10m/h,化验出水除锰效果依然很理想。又运行一个星期后,将滤速调高到8m/h。第四个周期运行了18天后结束。在第五个周期中,直接将滤速提升到12m/h,除锰始终保持在0.01mg/L,远远优于国家标准。顺利完成了生物法除铁除锰试验,为实际工程提供充足试验数据。
三、试验总结在试验过程中;应该遵循生物膜成熟所经历的几个过程,在试验初期采用低滤速、弱反冲洗的运行规则,才能取得良好的试验效果。经过六个周期的运行,生物膜基本上已经很稳定,之后将运行周期减短为7天进行反冲洗,反冲洗强度有所增加,由10L/(m2·s)提高到了18L/(m2·s),历时5分钟。经化验滤后水质依然很好。
巩义市嵩鑫滤材工业有限公司
电话:15037105616
微信:gysxlc
邮箱:gysxlc@163.com
地址:河南省巩义市
网址:http://www.sxlc.com